正确存放玻璃仪器对于保持其性能、延长使用寿命以及确保实验室安全都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关于玻璃仪器存放的要点:
一、清洁干燥是前提
在存放玻璃仪器之前,必须确保它们是清洁和干燥的。如果仪器内部残留有化学试剂,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导致仪器损坏或者污染其他仪器。
1. 清洁方法
- 对于一般的玻璃仪器,如烧杯、试管等,可以使用合适的洗涤剂进行清洗。例如,用洗洁精和温水浸泡后,用刷子仔细刷洗内部和外部,然后用大量清水冲洗,确保没有洗涤剂残留。对于一些用于特殊实验的玻璃仪器,如含有有机试剂的仪器,可能需要用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进行清洗,以去除有机残留物。
2. 干燥方式
- 干燥玻璃仪器有多种方法。自然干燥是最常见的一种,将清洗后的仪器倒放在干净的架子上,让其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自然晾干。对于一些急需使用或者不能有水渍残留的仪器,可以采用烘干的方式。将仪器放入烘箱中,设定合适的温度(一般不超过105℃,避免温度过高损坏仪器)进行烘干。但要注意,像容量瓶、移液管等有精确刻度的仪器,烘干可能会影响其精度,通常采用自然干燥或者用少量无水乙醇润洗后自然干燥的方式。
二、分类存放
1. 按用途分类
- 将用于相同类型实验或者操作的玻璃仪器放在一起。例如,把所有的量器(量筒、容量瓶、移液管等)放在一个区域,反应容器(烧瓶、试管等)放在另一个区域。这样在需要使用时可以方便地找到所需的仪器,同时也便于管理和盘点。
2. 按材质和特性分类
- 对于不同材质的玻璃仪器,如普通玻璃和硼硅玻璃,最好分开存放。因为它们的耐热性、耐腐蚀性等性能不同,避免在存放过程中相互影响。另外,将易碎的仪器(如玻璃比色皿)和比较坚固的仪器分开存放,防止易碎仪器在拿取其他仪器时被碰坏。
三、存放环境的选择
1. 温度和湿度
- 存放玻璃仪器的环境温度应该相对稳定,避免温度的剧烈变化。因为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温度变化过快可能会导致仪器破裂。一般实验室的室温(18 - 25℃)是比较适宜的。同时,环境湿度也不能过高,高湿度可能会使仪器表面受潮,滋生细菌或者导致仪器生锈(如果仪器带有金属部件)。理想的湿度范围是40% - 60%。
2. 避免阳光直射和化学污染
- 阳光直射可能会使某些玻璃仪器(如含有光敏试剂的仪器或者用棕色玻璃制作的仪器)性能发生变化,同时也会加速仪器的老化。所以应该将玻璃仪器存放在避光的地方,如橱柜或者有遮光窗帘的架子上。此外,要避免将玻璃仪器存放在有化学污染源的附近,如靠近通风橱出口(可能会排出有害气体)或者化学试剂储存区(防止试剂泄漏污染仪器)。
3. 合理的存放方式
- 对于较大的玻璃仪器,如烧瓶、烧杯等,可以直接放在架子上,彼此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隔,防止碰撞。对于小型的玻璃仪器,如试管、移液管等,可以放在专门的试管架或者盒子里。并且,要确保仪器存放时处于稳定的状态,避免倾倒或者滚动而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