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清洗玻璃仪器对于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仪器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基本的清洗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初步处理
在实验结束后,应尽快对玻璃仪器进行清洗,以防止试剂残留干涸在仪器表面。首先,将玻璃仪器中的剩余液体倒入指定的废液容器中。对于一些含有有害物质的液体,如重金属溶液、强酸强碱等,要按照实验室的规定进行安全处理。
对于沾有固体物质的玻璃仪器,如附着有反应产物或沉淀物,可以先用合适的工具轻轻刮去大部分固体。例如,对于较大块的固体,可以使用塑料刮刀;对于试管等内部的固体,可以用长柄的刮棒。但要注意避免刮伤玻璃表面。
二、选择合适的清洗剂
1. 一般污渍
- 如果玻璃仪器上的污渍是水溶性的,如盐溶液残留、简单的有机试剂等,使用清水冲洗就可以去除大部分污渍。可以将玻璃仪器放在流动的水下冲洗,让水充分接触仪器的内外表面。
- 对于有油脂或一些有机污垢的玻璃仪器,常用的清洗剂是洗涤剂。将适量的洗涤剂溶解在温水中,然后将玻璃仪器浸泡在其中。洗涤剂中的表面活性剂能够分解油脂,使其更容易被清洗掉。浸泡一段时间后(一般10 - 30分钟),用刷子轻轻刷洗仪器的内外壁。刷子要选择柔软的尼龙刷,避免使用硬毛刷刮伤玻璃。
2. 特殊污渍
- 对于玻璃仪器上的顽固污渍,如金属氧化物、某些难溶的有机化合物等,可能需要使用特殊的化学清洗剂。例如,对于含有碳酸钙水垢的仪器,可以用稀盐酸溶液清洗。但使用酸或碱等强腐蚀性的清洗剂后,必须用大量的清水彻底冲洗,以防止残留的化学试剂对后续实验产生影响。对于一些有机污渍,如橡胶、石蜡等残留,可使用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醇等来清洗。但有机溶剂大多具有挥发性和毒性,使用时要注意通风良好,并避免接触明火。
三、冲洗过程
在使用清洗剂清洗后,要进行充分的冲洗。用流动的清水冲洗玻璃仪器,确保将清洗剂和污渍完全冲掉。对于一些有刻度的精密仪器,如滴定管、移液管等,冲洗时要特别注意将内部的通道冲洗干净。可以使用洗耳球吸取清水,反复冲洗仪器内部。
四、最终检查和干燥
冲洗干净后,要仔细检查玻璃仪器是否还有残留的污渍或清洗剂。可以通过观察仪器表面是否有水珠均匀附着来初步判断。如果水珠能均匀分布,说明仪器表面比较干净;如果水珠呈水珠状聚集,可能还有油污等残留。
最后,将玻璃仪器进行干燥处理。可以采用自然晾干、烘干或吹干等方法,确保仪器在下次使用时处于干燥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