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仪器的保养对于延长其使用寿命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有效的保养方法。
首先,正确的使用方法是保养的基础。在拿取玻璃仪器时,要轻拿轻放,避免碰撞。双手握持仪器,手指避开仪器的脆弱部位,如试管口、烧瓶的颈部等。例如,使用镊子夹取小的玻璃器具,像小试管、毛细管等,防止手指用力不均导致玻璃破裂。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来使用仪器。如果是加热操作,对于能够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如试管),要注意加热的位置和方式;对于不能直接加热的(如烧杯),一定要垫上石棉网,使热量均匀分布,防止局部过热引起仪器损坏。
清洁是保养玻璃仪器的关键环节。每次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对于一般的实验残留,如盐溶液、简单的有机试剂等,可以先用自来水冲洗。冲洗时,将玻璃仪器尽量装满水,然后轻轻摇晃,使内部残留的试剂充分接触水,再倒掉。接着,使用合适的洗涤剂进行清洗。如果是有油污的玻璃仪器,可使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洗涤剂,将洗涤剂配制成合适的溶液,把玻璃仪器浸泡在其中一段时间,然后用刷子轻轻刷洗。对于一些难以清洗的部位,如细口瓶的瓶口、滴定管的活塞处等,可以使用合适的工具辅助清洗,如用小刷子或者棉签。清洗后,要用大量的自来水冲洗,确保洗涤剂完全被清除,最后用蒸馏水冲洗一遍,以去除自来水中的杂质。
在干燥方面,自然干燥是比较安全的方式。将清洗后的玻璃仪器倒置在干净的、通风良好的架子上,让其自然晾干。如果需要快速干燥,可以使用烘箱,但要注意烘箱的温度设置。对于普通玻璃仪器,温度不宜过高,一般在50 - 60℃左右,避免高温导致玻璃仪器变形或者破裂。对于一些高精度的玻璃仪器,如容量瓶、移液管等,最好还是采用自然干燥的方式,以防止温度变化对其精度产生影响。
存储也是保养的重要部分。玻璃仪器应该存放在干燥、清洁、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避免将仪器放置在潮湿的地方,防止玻璃表面发霉或者被腐蚀。对于有磨口的玻璃仪器,在存放时要将磨口部分分开,防止长时间接触后粘连。可以在磨口处垫上纸片或者涂抹少量的凡士林,以保持磨口的良好状态。
定期检查玻璃仪器的状况也必不可少。检查仪器是否有裂缝、磨损或者其他损坏的迹象。对于有轻微损坏的仪器,可以尝试修复;如果损坏严重,应及时更换,以免影响实验结果或者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危险。